金祥平台
各部門積極落實中央部署——穩經濟政策加快落地見效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麵臨新的挑戰。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部署實施6方麵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5月31日《國務院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發布,要求切實把二季度經濟穩住,努力使下半年發展有好的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千方百計穩市場主體工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受疫情影響,目前部分工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仍然受阻。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政策方麵,《通知》提出7項具體舉措,包括推動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房屋租金、加大對民航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的紓困支持力度、優化企業複工達產政策、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政策、統籌加大對物流樞紐和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等。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將全力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根據疫情變化情況,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動態調整部級“白名單”企業範圍,推動加快省級“白名單”企業區域互認,並強化上下遊銜接服務。工信部還將采取點對點、一對一、短平快等方式,幫助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龍頭企業和關鍵節點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確保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穩定生產、增產擴產。量大麵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穩就業的主力支撐。社保費緩繳政策出台後,企業和各方麵高度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此次擴大緩繳範圍主要體現為兩方麵:一是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階段性緩繳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期限實施到2022年年底。二是在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到受疫情嚴重衝擊、行業內大麵積出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其他特困行業,養老保險費緩繳期限實施到2022年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一年,原來明確的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保險費期限相應延長到年底。“這些政策通過條塊結合方式,可以更好更精準地支持困難企業。”李忠表示。此外,在失業保險方麵,政策體現出三個“更”字:穩崗返還標準更高,留工補助範圍更廣,支持擴崗舉措更新。目前,前期出台的失業保險穩崗和留工補助政策已逐步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資金已經直達企業,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也正在抓緊落實落地。著力擴大消費和投資在穩投資促消費等政策方麵,《通知》提出了加快推進一批論證成熟的水利工程項目、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因地製宜繼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等6項具體舉措。穩定增加汽車消費,對推動消費複蘇回升、帶動汽車全產業鏈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出台細化落實舉措,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確保有關措施盡快落地見效,促進汽車市場持續穩定發展。重點是兩方麵:一是穩住增量,增加新車消費;二是盤活存量,擴大二手車流通。“近期,部分汽車限購地區如上海、深圳等城市增加了號牌指標數量,吉林、重慶等地出台了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便利皮卡車進城等舉措。”盛秋平說。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新開工一批工程項目,促進有效投資。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十四五”時期我國重點推進的11項交通運輸重大工程項目包。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衝久表示,這些重大工程項目聚焦“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重點,將對服務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牽引帶動作用,也將對當前促投資、穩增長、穩就業形成有力支撐。近日,《關於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盤活存量資產,就要把回收資金用於重點領域建設,形成新的有效投資,實現良性循環。地方政府或國有企業對盤活存量資產的回收資金,要確保主要用於重點領域項目建設,精準有效支持102項重大工程等,形成有效投資。對回收資金用於的新建項目,要推動加快前期工作,促進項目落地實施,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盡早發揮回收資金效益。徐曉蘭表示,工信部將加快實施製造業“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項目、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引導基礎電信企業適度超前部署5G基站、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力爭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推動政策紅利加速釋放穩經濟大盤,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近期,各地穩增長政策密集出台。比如,上海製定了《上海市加快經濟恢複和重振行動方案》,涉及8個方麵、50條政策措施;吉林出台了《穩定全省經濟若幹舉措》,其中既有落實國務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配套措施,也有吉林省的增量措施;浙江省按照全麵頂格、能出盡出、精準高效的原則,出台了38項穩經濟政策措施。當前正處於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最大限度發揮穩增長政策效力,既要形成合力,更要狠抓落實。徐曉蘭表示,工信部將加強統籌協調、明確職責分工、健全工作機製,把各項政策舉措解讀好、落實好,形成政策疊加放大效應,確保企業應享盡享。特別是近期將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政策靠前發力、精準加力,6月底前要形成實效。“將著力落實好已出台政策,指導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狠抓穩外貿等政策落地見效,特別是要向中小微外貿企業適當傾斜,用足用好出口退稅、信貸信保支持等政策,力爭將企業綜合成本降下來。同時,著力推動出台新配套措施,將加快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進一步擴大鼓勵範圍;著力穩定外貿外資企業預期,指導各地方加快完善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製度,加大對外貿貨物物流運輸暢通的工作力度,幫助企業用好RCEP等自貿協定優惠政策。”盛秋平表示。趙辰昕表示,要全力推動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靠前發力、適當加力,著力打通製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合理擴大有效需求,確保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重點領域加快複工達產,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記者 熊麗 顧陽)
中国代表呼吁各方回到全面执行伊核协议的轨道 《金祥平台》(以下簡稱《指南》)内罗毕9月17日电(记者 杨臻)朱巴消息:中国向南苏丹提供紧急粮食援助物资交接仪式17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举行。交接仪式上,南苏丹人道主义事务和灾害管理部长马琼迪特代表南苏丹政府和人民感谢中国政府及时向南提供宝贵的粮食援助。他说,中方多年来一直向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还积极帮助南方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医疗援助,以实际行动支持南和平与发展。期待南中两国今后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增进人民福祉。南苏丹救灾和重建委员会主席罗摩勒表示,中方此次援助可谓雪中送炭,将有力帮助南民众渡过难关。中方及时有力的援助再次彰显了南中两国间牢固的友谊和深厚的兄弟情谊。相信在两国领导人指引下,南中友谊定能更加牢固、两国合作定能更加紧密,两国人民友谊将不断续写新的历史。中国驻南苏丹大使华宁指出,当前受国际油价下跌、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影响,南人道主义危机加剧,超过一半人口面临严重粮食危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高度关注,感同身受,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以解当地民众燃眉之急。华宁强调,缓解粮食危机和人道主义灾难最根本的途径是实现永久和平和经济发展。希望南尽早彻底消除冲突,消弭枪声,实现百姓安居乐业。中国致力于同南各方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和巩固南和平进程。
【編輯:莫寒】
相关新闻
- 两部门向川黔湘预拨中央救灾资金 2023-04-01
- 5G设施、扫码进站——探访京雄城际北京段 2023-04-01
- 溪洛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5000亿千瓦时 2023-04-01
- 税收优惠政策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保驾护航 2023-04-01
- 香港中联办:依法审判彰显正义 恐吓法官必须严惩 2023-04-01
相关新发布
- 事非经过不知难:听总理一路道来方知0.7%实属不易 2023-04-01
- 2023年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补助资金下达 2023-04-01
- 向着伟大梦想阔步前行——写在中国梦提出七周年之际 2023-04-01
- 河北:上半年钢铁去产能实现“双过千” 2023-04-01
- 公安部公开通缉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 2023-04-01